
宁波余姚,大儒王阳明的出生地。
龙泉山下,新建伯坊、王阳明塑像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连缀成线;中天阁内,阳明先生“勉诸生”的话语言犹在耳,回响不绝。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阳明诞辰纪念日。
近日,一场盛大的“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余姚掀起热浪,以“心学无界·文明共生”为主题,来自全球的阳明心学专家学者、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800余人,齐聚一堂,在共话与倾听中,探求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国际传播。
2025阳明心学大会 (贺元凯 摄)
一年一度的集体“朝圣”
亮烛、上香、敬献祭品、献酒、恭读祭文……10月31日,在王阳明故居里,2025纪念王阳明先生诞辰553周年礼贤仪典依次进行。
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阳明学专家、社会各界代表、阳明学爱好者代表,以传统方式纪念先贤。嘉宾们身披黄绸,向王阳明先生像行鞠躬礼,敬献鲜花,向王阳明先生致敬。
作为阳明故里,余姚从2015年开始,连续11年在王阳明诞辰日举办“礼贤仪典”。
“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仪式感,用庄严的仪式感烙下了文化自信的印子,增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坚持办王阳明礼贤典礼的初衷。”余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了礼贤仪典,2025阳明心学大会已于10月30日启幕,全球阳明专家以“论道”的方式致敬王阳明。
王阳明,从“五溺”少年到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圣人,从一心执着于“格物致知”到开创“知行合一”“致良知”宏大心学境界的旷世大儒,从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到右手抚剑叱咤三军的“明代第一奇人”,500多年来,阳明先生不但收获了无数粉丝,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更是被一代又一代人孜孜追寻、细细体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余姚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一方水士养一方人”。余姚作为“阳明故里”,山山水水间都透着阳明风骨——
古迹与书院连成一脉,讲坛与城市共生共荣;在余姚民营企业舜宇光学,“知行合一”的品格追求被写入企业文化;在余姚市阳明小学,学生们学唱歌曲《龙泉山下》,排演课本剧《示宪儿》……
总有人问,550多年后念阳明,念什么?在余姚,或许能找寻到答案。
“华山论道”致敬阳明
“当前,全国范围内之所以兴起‘阳明热’,是因为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于‘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境界……”
在10月30日上午举行的“2025阳明文化中外交流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智以《王阳明思想对现代人的意义和价值》为题,作主旨演讲。这场中外专家的“华山论道”,引发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张学智教授深入阐释了阳明心学在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方面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智作主旨演讲。(余姚市委宣传部 供图)
“王阳明从朱子学的传统中突破,特别强调‘心’的独立价值。这种独立性,彰显的是自尊、自强、自信与自立的人格力量。今天的创新,恰恰就需要勇于打破旧有条框,在前人基础上充分释放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张学智教授说道。
张学智教授也特别提到,阳明心学对企业家而言尤为重要。虽然不同企业在制度、文化上各有特点,但阳明心学所倡导的“发挥本心的创造精神”,恰恰能够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自身的治理方式。
当天下午,2025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也带来题为《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的分享。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峰,用两个问句开场:“明代中叶的中国思想家王阳明,为何在今天仍有许多中国人密切关注和研读他的作品?这个当下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025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余姚市委宣传部 供图
王德峰从阳明心学的历史脉络谈起,回顾了王阳明少年立志、龙场悟道的思想历程,系统解读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内涵。“‘心即理’,确立本心的自足与权威;‘知行合一’,强调真知必在于行;‘致良知’,主张在世事磨炼中扩充良知。”他指出,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滋养与重塑具有深远影响。
阳明何以“破圈”出海?
10月30日晚,“2025阳明心学大会”主活动上,300余位与会嘉宾,在历史的回响中激发当代思考,共同推动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阳明心学如何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会上的议题,更是“阳明故里”余姚近年来全力探索的方向。

王阳明故居前的新建伯牌坊。(余姚市委宣传部 供图)
余姚市聚力实施阳明文化海外传播“六大工程”,持续拓展阳明文化海外交流平台和渠道,推动阳明文化元素“出海远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余姚声音,不断提高阳明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团结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力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两年前,余姚便发布了共绘“阳明文化海外拼图”的网络征集令,邀请全球网友寻找“身边的王阳明”,将相关痕迹和故事上传到网站,共绘一张“阳明文化电子地图”,以这种轻松互动的形式带动海内外的“阳明热”。
一项数据显示,余姚以阳明印迹为基点,共集聚吸引海外阳明文化爱好者1000余人次来余姚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在海外开展“阳明心故里情”中日书法交流会等活动16场次,500人次参与。各类书法鉴赏、讲座交流等活动定期在余姚王阳明文献馆举办。

阳明文化。(余姚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为了让阳明文化融入异国他乡,余姚推动阳明文化多种传播载体和方式的“出海”,持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他信”。
姚剧《王阳明》等文艺活动远赴日本等地巡演,“阳明文创”亮相米兰,“阳明小故事”海外短视频等不断推出,“阳明故里·智汇余姚”的文化名片亦取得海外影响,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