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照镜子总觉得“精气神”悄悄跑路了?头发白得比工资涨得快,爬个楼梯喘得像跑了十公里,脑子一片空白,想不起老朋友到底叫啥,这是老了,也是“气虚了、血少了、肾空了”。
图片
中医抗衰老,不搞“一键美颜”,讲究“开源节流”,从根上补。市面上那些号称“逆龄”的中成药,其实各有分工,用对了才是“还童丹”。
图片
先说补肾阳的“暖炉担当”右归丸,源自张景岳《景岳全书》,专治“阳气衰弱,命门火衰”,症状是怕冷、腰膝发凉、夜尿多、性功能减退。它像给身体点个小火炉,鹿角胶、肉桂、附子温补肾阳,熟地、山药填精,适合“火力不足”的老寒腿。
图片
而补中益气丸,是李东垣的“提气神器”,专治“中气下陷”,比如动不动就累、胃下垂、脱肛、说话有气无力。黄芪、人参补气,升麻、柴胡把下陷的气“提上来”,相当于给身体装个“小马达”。
图片
金匮肾气丸呢?张仲景传下来的“阴阳双补派”,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桂枝、附子,补肾阳的同时兼顾肾阴,适合腰酸、水肿、小便不利的“肾气不足”人群。
图片
至于气血双补的选手,八珍丸(四君子+四物汤)和十全大补丸(八珍+黄芪、肉桂)是“黄金搭档”,面色萎黄、月经量少、术后体虚的最爱。归脾丸更聚焦“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失眠多梦、食欲差、月经淋漓,它用龙眼肉、酸枣仁养心,黄芪、白术健脾,堪称“打工人续命丸”。
图片
但注意!这些药不是“老人标配”,辨证才是王道:
阳虚怕冷用右归、气虚乏力用补中、肾气不固用金匮、气血两亏选八珍、心脾两虚挑归脾。
图片
抗衰老,本质是“调平衡”,药补+生活补:睡好觉、少焦虑、常运动,再配合对证的中成药,就能老得慢一点,活得旺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